选购「保健品」之前必须得掌握的基础知识

不少中老年人对保健品的需求很高,但由于国内的保健品市场确实太混乱,所以目光都聚焦到了欧美保健品上,“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哪些该信,哪些不该信”,是目前大多数人在选购保健品时遇到的最大的困扰。

其实保健品并没有广告里说的那么神奇,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如果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或者不了解相关成分组成就道听途说盲目服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经常见到来欧洲出差旅游的朋友,回国的时候会购买很多不同种类的保健品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原因不外乎是 “国内的保健品市场太乱,骗子太多” 以及 “这类东西还是国外买的比较安全放心”。

保健品

但如果你连这些胶囊药片里到底含有哪些成分,不同成分针对不同人群的科学摄入量,以及服用的禁忌与注意事项都不去了解,就把这些印着花花绿绿外文的瓶瓶罐罐塞到父母、家人和朋友的手里,叮嘱他们按时服用,会不会有点不负责任?

说实话,选购保健品真的挺难的,因为很多保健品的常见成分对健康的作用到底有多少,在学术界是存在争议的。所以下文的阐述过程中,尽可能区别出 “已经被国际医学界普遍认同” 的常识和 “有研究表明” 的一家之言。

01. 选购保健品的铁律

所有的保健品,只要推销给你的人,无论是电视广告里的专家,还是传销的七姑八姨亲戚朋友,只要他告诉你,这个保健品可以有效治愈某某疾病,或者这个保健品人人吃了都有益无害,那么他接下来说的话你可以不用信了。

02. 保健品的分类

广义上的保健品,可以分为两类,像是监管最严格的德国市场,会把保健品明确分为两类:一类叫做 Arzneimittel(非处方药),另一类叫做 Nahrungsmittel (膳食补充剂)。

非处方药主要针对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含有特定动植物萃取物,对特定疾病有一定的预防或辅助治疗作用。包装上必须要标明:“建议和医生咨询后服用” 的字样,以及有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非处方药上市前需要通过德国联邦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局(BfArM)和欧洲药物管理局(EMA)对临床效果及副作用的检验认证。

在国内常见的双心牌大蒜精,以及葡萄糖胺盐酸软骨素(Glucosamin)在德国都属于非处方药,虽然不限于在药店销售,但接受药检级别的监管。不同种类非处方药的适用人群和副作用,后面我会一一详细说明。

保健品

欧盟可以说是对保健品市场监管最严格的地区了,在划分非处方药和普通膳食补充剂之间的分界时,策略更加保守和谨慎。例如软骨素,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就可以作为普通膳食补充剂进入市场,膳食补充剂在投入市场前,是不需要像处方药一样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以证明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只要求各保健品公司确认自家产品安全且标签成分准确即可。

换句话说,严格意义上的膳食补充剂,里面只能含有作为日常膳食营养补充的成分,不会有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所以只需要接受食品级别的监管。

《欧盟膳食补充剂法令》对膳食补充剂所含成分的具体种类与形式均做出了限定,包括 13 种维生素与 17 种矿物质元素,只有这些种类与形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才可被当做膳食补充剂。膳食补充剂的标签和广告不得含有以下内容:任何声称产品具有预防、治疗或治愈人类疾病的特性的声明;任何声称或暗示该补充剂的营养成分不能靠多样的日常饮食提供的声明。

也就是说:任何膳食补充剂的成分,理论上都是可以通过科学饮食而摄取的!

03. 膳食补充剂存在的意义

既然任何膳食补充剂的成分都可以通过科学饮食摄取到,那么膳食补充剂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只有特定人群,他们由于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对某种营养元素吸收不足,或者消耗或丢失过多,一般饮食很难满足其需求的,才应当重点考虑使用营养补充剂。至于哪些人群需要哪些营养补充剂,有一些是在医学界基本达成共识的,比如叶酸对于降低胎儿神经管畸形率的作用;也有存在很大争议性的,比如维生素 E 的防癌作用。这个后面单独分类介绍的时候再详细说。

膳食补充剂

而且,营养补充不是越多越好!!!某种营养素长期供给不足或过多,都可能会产生相应的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多的危害。所以我比较反对家人服用那种类似 “一片补充所有人体需要微量元素” 的复合营养素,因为现代人很多矿物质摄入已经足够甚至过量,如果再额外补充反而容易导致健康问题。

正确的态度是,当你的身体反映出对某种特定营养元素的缺失,或者处于特殊状况需要加大特定营养素摄入量的时候(比如怀孕,发育迅猛的青春期,更年期,接受放化疗阶段,等等),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补充。

04. 天然营养素与人工合成营养素的区别

打开某宝网,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维他命都号称自己是 100% 进口有机纯天然维他命。呵呵,负责任的说,绝大多数都是在扯蛋。

现在所说的天然植物萃取物,大多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采用低温高压的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萃取。换句话说天然营养素首先也是用化学方法提取的,而且为了促进人体的吸收,绝大多数营养素都会添加一些有协同功能的活性物质,这些你在正规的保健品成分标签上都看得到。一般来说所谓的纯天然有机营养素,最多也就是里面某种主要成分是植物萃取的。

保健品

对大多数维生素来说,合成的与植物萃取的除在来源上不同之外,它们的化学分子式、生物活性及人体的吸收利用上并无很大差别,比如维生素 C,合成 VC 添加生物类黄酮之后,和植物萃取 VC 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主流厂商也不会再去采用植物萃取这种低性价比的生产方式。

但也有例外,比如目前主流研究成果认可的,维生素 E 和作为维生素 A 原的类胡萝卜素。合成维生素 E 和天然维生素 E 不但在来源上有差异,而且分子结构上有差异,生物活性有差异,在体内的吸收也有差异,从母体传输到子宫胎儿的途径也有重要差异。

还有一些营养素,萃取物的吸收利用率反而比化合物低,比如叶酸,这个分类介绍的时候再详细说。

05. 常见的维他命类营养补充剂

维生素 A

医学界普遍认为:缺少维生素 A 会导致皮肤干燥粗糙,以及干眼病和夜盲症。所以维 A 经常会出现在这两类功能性营养补充剂中:

护肤品,特别是控油和祛痘的面霜和洗面奶里,也经常会用到维 A 酸及其衍生物,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减轻皮肤角质化速度,让皮脂分泌大量减少。我年轻的时候国内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产品叫做 “蓝金组合”(额好像暴露年龄了),就是用了大剂量的口服 + 外用维 A 酸,对治疗痤疮有着非常立竿见影的效果。

人体每日正常的维 A 需求量是 600µg 左右,因为维 A 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不易溶于水,可随脂肪为人体吸收并在体内储积,排泄率不高,所以摄入过量可能导致中毒。我小时候,国内曾经一度很流行给小朋友吃鱼肝油(好像又暴露年龄了),而且多多益善,引发了不少孩子鱼肝油中毒。就是因为鱼肝油是由维 A 和维 D 两种脂溶性维生素组成的,大剂量服用孩子代谢不了,不中毒才怪。

维生素

另外,医学界普遍认为,孕期妇女维 A 摄入过量有可能导致婴儿先天畸形。虽然尚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证明外用维 A 衍生物也会对胎儿有影响,但出于谨慎起见,各位准妈妈还是尽量在孕期避免使用含维 A 酸的护肤品。

关于维生素 A 可以预防癌症的说法,目前存在比较大的争议,甚至还有研究表明,摄入过量维 A 反而会增加吸烟人群患肺癌的风险。

总之,如果没有明显的维 A 缺乏症状 (眼、皮肤干涩不适),不建议服用补充剂,确实需要补充要注意摄入量,特别是孕妇,遵医嘱。

维生素 B 群

常见的维生素 B 类营养补充剂内会含有以下成分的三到五种:B1、B2、B6、叶酸(B9)和 B12。因为维 B 有融合作用,当单独摄入某种维 B,由于细胞的活动增加,对其它维 B 的需求也会跟着增加。

B 类维生素属于水溶性,会随着每日的尿液汗液代谢排出体外,过量摄入导致中毒的风险要比维 A,D、E 这类脂溶性维生素小得多。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日常饮食中完全可以获得足够的维 B,并不需要额外补充。

维生素

可能需要额外补充维 B 营养品的人群包括: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医学界普遍认为,叶酸(B9)对胎儿的发育有重大的影响,怀孕期间缺乏叶酸能够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B12 则可以增加叶酸的利用率;而 B6 也在临床上应用于控制妊娠呕吐和放射病呕吐。

素食主义者。因为 B6 和 B12 的主要日常来源是肉类蛋类和奶制品。

运动爱好者。刚才说了维 B 是水溶性的,重体力工作者和经常剧烈运动的朋友因为大量出汗会增加代谢量,需要的摄取量也会相对高一些。

神经衰弱。普遍认为维生素 B1 和 B6 对于维持神经正常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缺少这两种元素可能是导致神经衰弱,失眠,注意力涣散的原因之一。

有研究表明,自闭症与多动症儿童体内 B6 的含量低于正常儿童,但对于 B 群维生素的辅助治疗效果并没有足够的临床证明。

维 B 对糖尿病人的影响争议比较大。传统观点认为糖尿病人对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率比较低,所以需要加大摄入量。但也有研究表明大量维 B 反而会加快糖尿病患者肾脏过滤功能的衰退。

维生素 C

维 C 大概是朋友圈最万能的神药,颇有和 “多喝热水、早点睡觉、重启一下” 并列成为解决一切问题四大法宝的势头。

维 C 和维 B 一样属于水溶性维他命,不容易滞留体内,但因为其代谢后会产生草酸,如果摄入过量,可能会刺激消化道溃疡,或产生泌尿系统结石。另外有研究表明,维生素 C 过量会影响孕妇母体维生素 B12 的吸收与代谢,以及胎儿的氧化效果。

蔬菜水果吃得少,可以适当额外补充维 C,但一样要适量:成人及孕早期妇女维生素 C 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 100mg,中、晚期孕妇及乳母维生素 C 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 130mg。

维生素

有研究表明:吸烟者比普通人需要摄入更多的维 C,因为机体为对抗烟中的有害物质会消耗更多的维生素 C。另有研究表明:维 C 可以降低放射性辐射导致的过氧化反应,相关工作环境的人群应加大摄入量。

因为维 C 的抗氧化性,所以在很多美白类护肤品的成分表里都会找到维 C 的衍生品。妹子们需要了解的是:首先,直接把维 C 粉末碾碎敷在脸上是没有用的,因为水溶性的维生素很难直接作用于皮肤。另外不建议大量口服维 C 来追求美白,理由不重复了。

维 C 可以治疗或预防感冒的说法没任何科学依据。

维 C 与虾,螃蟹等海鲜一起大量服用会产生砒霜(三氧化二砷),以至中毒的说法,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如果五价砷能那么轻易的被还原成三价砷,你不但吃虾会中毒,吃饭也会中毒。

维生素 D

维生素 D 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最常见的是和钙一起摄入,以提高钙离子的吸收率,用来防治儿童的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症,关节痛,骨质疏松症。但过量摄入会使钙离子进入血液,导致血钙含量过高,影响组织器官功能。

成人的建议每日摄取量是 5μg,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应当增加 1 倍左右的摄入量。

维生素

有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 D 的病人更容易哮喘发作,但临床使用维 D 辅助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另有研究表明,低水平的维生素 D 和心脏病高血压结肠癌有强的统计学相关性,但因果关系并没有得到证明。

另外,维生素 D3 是目前已知人体唯一可以通过日光照射合成的维生素,但也没有必要因此盲目追求 “多晒太阳”,事实上,人体正常需要的维生素 D3 只要晒 10 到 20 分钟太阳就足够了,而长时间紫外线暴露会带来对皮肤的伤害和光老化。

维生素 E

脂溶性维生素,其水解产物为生育酚,能促进性激素分泌,使男子精子活力和数量增加;使女子雌性激素浓度增高,提高生育能力,预防流产。除此之外,医学界还普遍认为,若母体缺乏维他命 E,会导致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所以维生素 E 比较多的出现在孕妇及备孕阶段的营养补充剂中。

作为第一代抗氧化成份,维生素 E 及衍生物的抗自由基抗衰老功效目前已被人们所普遍认同与接受,被广泛用于护肤品中。但同样不建议姑娘们单纯的为了护肤口服大量的维 E。过量摄用维生素 E 会导致肠胃不适,并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升高。

有研究表明,体内维生素 E 含量较高的人群,患老年痴呆和白内障的比例较低,但临床作为辅助治疗或作为预防的因果关系并没有得到证明。也有研究表明外用维生素 E 对疤痕没有修复效果。

via 微信公众号:西优记

原创文章,作者:小怪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netao.xyz/20006.html

Like (0)
小怪兽小怪兽
Previous 2024 年 6 月 24 日
Next 2024 年 6 月 24 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